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中心领导
中心领导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中心领导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心领导

李雪英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新闻详情

音乐与抗战的跨国共鸣——宋庆龄与国际友人 保罗・罗伯逊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以其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积极投身于争取国际援助、支持中国抗战的伟大事业中。她与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社会活动家保罗・罗伯逊的交集,成为这段历史中闪耀着国际主义光辉的重要篇章。


保罗・罗伯逊

1938年6月,为了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为中国抗战争取支持,宋庆龄在香港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保盟”宣布了两项奋斗目标:一是在现阶段抗日战争中,鼓励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进一步努力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二是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以加强此种努力所获得的效果。宋庆龄深知,要壮大“保盟”的力量,广泛动员国际友人至关重要。


1936年,刘良模在上海指挥民众歌咏抗战

彼时,保罗・罗伯逊在美国已经凭借其卓越的歌唱才华和为黑人争取权益的社会活动,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一直关注着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对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满怀同情与支持。1940年,在纽约的一场演出中,罗伯逊结识了赴美求学的中国青年刘良模。关心中国抗战的罗伯逊向刘良模表达了对坚决抗日的中国人民的敬意。刘良模将罗伯逊的这份心意传递开来,也让宋庆龄注意到了这位志同道合的国际友人。

宋庆龄认为罗伯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够极大地推动“保盟”的事业,提升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关注度,遂邀请保罗・罗伯逊担任“保盟”的荣誉会员。罗伯逊欣然应允。自此,他正式加入到支持中国抗战的行列之中,积极为“保盟”的募捐义演等活动贡献力量。


保罗・罗伯逊在演唱

在这一时期,罗伯逊对中国抗战歌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在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被歌曲中蕴含的强大力量所震撼。1940年的一天,在纽约露天音乐堂举行的个人演唱会上,罗伯逊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举动。在演唱会即将结束时,他向全场六七千名观众郑重宣布:“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做《起来》。”随后,他用低沉、浑厚的嗓音,饱含深情地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首位外国歌唱家公开演唱《义勇军进行曲》。从此,这首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精神的歌曲开始在美国流传。


 《起来——新中国之歌》唱片专辑

1941年,罗伯逊决定录制一张中国抗战歌曲专辑《起来》,其中包括用中英双语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等多首歌曲。专辑灌录了六首抗战救亡歌曲,分别是《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军民团结》、《新凤阳歌》、《锄头歌》(《锄头舞歌》)、《游击队员之歌》(《到敌人后方去》)、《中国军人之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让更多美国民众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筹集资金。

宋庆龄得知此事后,极为重视并欣然为唱片题词。她在封套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抗敌人的力量源泉。我很高兴得知保罗・罗伯逊的唱片将一些最好的中国歌曲翻唱给美国人,这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发出的声音……愿我们的这些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古老民间旋律和新歌曲,成为又一条联系自由人民的纽带。”在宋庆龄题词的下方,保罗・罗伯逊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起来》是一首正在被千百万中国人民传唱的歌曲,一种非正式的国歌。我听说,它代表着这个民族无往不胜的精神。能够演唱这首歌的新版本,能够唱一个战斗的民族填了新词的古老民歌,是我的乐事,也是给我的特殊待遇。”

这张唱片发行后,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收益全部捐赠给“保盟”,用于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义勇军进行曲》也借此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人民抗战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激励和鼓舞着世界人民共同投身反法西斯斗争。


1941年,保罗·罗伯逊参加保卫中国同盟艺术团在美国的募捐义演

在“保盟”于美国的募捐义演中,罗伯逊也常常登台再次演唱《起来》等中国抗战歌曲。他的歌声如同火炬,点燃了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支持的热情,为“保盟”募集到大量资金与物资,为中国抗战事业注入了宝贵的力量。

宋庆龄与保罗・罗伯逊虽身处不同国度,但因对反法西斯事业的共同信念和对中国抗战的坚定支持走到了一起。他们通过各自的影响力,在不同领域为中国抗战事业奔走呼号,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构建添砖加瓦。这段跨越国界的情谊与合作,成为了人类反法西斯斗争历史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也彰显了宋庆龄在团结国际友人、推动中国抗战走向世界舞台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部分内容和照片来自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