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中心领导
中心领导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中心领导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新闻详情

【摘要】宋庆龄与《新闻通讯》


“在战争年代里,我常为丢失许多可贵的资料而深感遗憾,但有幸的是还保存了一些史料,特别是这么多的《新闻通讯》!”

在纪念宋庆龄创建中国福利会的前身保卫中国同盟80周年之际,笔者想到爱泼斯坦生前这句话。那次笔者去访问这位宋庆龄的挚友、原保盟中央委员爱泼斯坦时,他很快从自己那间杂乱但非常丰富的小图书资料室中抱出一堆30年代出版的《新闻通讯》。

          

               保卫中国同盟通过《保卫中国同盟通讯》向海外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30年代正当中国人民处于抗日救亡的重要历史时刻,宋庆龄为争取国际朋友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支持,于1938年6月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第二年又请年轻的记者爱泼斯坦和新西兰作家詹姆斯·贝特兰筹办出版了《新闻通讯》,以打破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真实报道中国人民坚持抗日,尤其革命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业绩及其需要的支援,以广泛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支持及实际的援助。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名美国记者,参与《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的创刊工作。


那次访问时,爱泼斯坦还告知,宋庆龄基金会已将这批《新闻通讯》全部译成中文,于1989年正式出版。他激动地说:“虽然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但我相信读者仍会感到新鲜和有意义,因为它生动地表达了当年的事情,这是决不会变陈旧或过时的。”


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英文版于1989年译成中文出版。

过后不久,应笔者的请求,爱泼斯坦让他的夫人黄浣碧找了本新出版的《新闻通讯》全集赠给笔者。这本史料,使笔者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宋庆龄创办的《新闻通讯》。


《中国建设》杂志

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于新中国诞生不久的1952年1月刊办了对外传播刊物《中国建设》英文版(今易名《今日中国》)。在1962年该刊创办10年时,宋庆龄曾亲自撰写《真实报道的传统》,系统地回顾了当年创办《新闻通讯》的历史背景、宗旨及风格,并殷切希望“《中国建设》来继承并发扬它的前身保卫中国同盟所建立的、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的优良传统。”这道出了《新闻通讯》当年的生命力在于“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今天重温她创办《新闻通讯》的历史和她的教导,对更好地学习历史经验,以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938年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部门成员在香港合影。左起:爱泼斯坦、邓文钊、廖梦醒、宋庆龄、克拉克、法朗斯、廖承志。

     《新闻通讯》诞生于1938年艰难的抗战岁月。那时,宋庆龄从上海转移到香港,于1938年6月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以争取海外及国际上的朋友们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主义的世界性斗争。当时国内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拿起武器向侵略者作英勇斗争,而另一方面国民党则处心积虑镇压人民、妄图摧毁中共及其抗日根据地,并消极抗日。对中国局势的这种真实情况,国民党当局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并花费大量金钱为自己涂抹抗战的画皮,把中国的实况按照它的版本予以传播。少数正直的记者发布的真实消息反而常被湮没在歪曲报道和纯粹谎言的洪流之中。 

在这种客观斗争需要的背景下,宋庆龄邀请了年轻能干的记者爱泼斯坦和新西兰作家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动手创办《新闻通讯》,作为保卫中国同盟的对外传播刊物。最初限于条件在1938年后期先用手工出版油印的简报。1939年4月1日起正式出版英文版《新闻通讯》半月刊。到1941年11月日军占领香港为止,共出版了36期。在刊物的最后一年里还出了中文版,主要是为了在海外的中国读者,内容与英文版有重迭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由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和金仲华担任编辑和写稿。中文版在华人社区影响较大。


《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中文版

          

新西兰作家记者詹姆斯·贝特兰

1939年4月1日起《新闻通讯》得到香港《南华早报》支持改为铅印成为正式的定期刊物,每半月一期。新闻通讯为16开本,每期八页,每期第一页兼作封面,左上角印有期刊号数,右上角印有出版日期,刊名排大号英文铅字,标明“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编辑出版”,并依次列有保盟领导人宋子文会长,宋庆龄主席、希尔达沙尔温克拉克书记、诺曼法朗士司库、爱泼斯坦宣传,保盟中央委员会地址香港西摩道21号。 

                 

       香港西摩道21号

《新闻通讯》编辑出版后,通过保卫中国同盟在海内外的分支机构以及朋友们广为推广发行,在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支持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宋庆龄曾回顾说:“对于世界上真正想了解中国的斗争的人们来说,这些出版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洛杉矶托儿所是由美国洛杉矶华侨及其他友好人士捐款,通过保卫中国同盟的支持和协助,于1942年在延安创办的。

   《新闻通讯》在第一期的短文《我们的两周刊〈通讯〉》中就简要介绍了刊物的宗旨和主要内容:“从本期开始,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将定期出版《通讯》,报告本同盟倡办各项活动的进展、新的需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援助等情况。”短文还说:打算每期都登载一份战地报告,并尽可能附上照片。如热情宣传八路的百团大战的胜利,其他篇幅,将简要报道两周以来发生的和对中国有影响的事件,阐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以及收到捐赠款物和使用的情况。《新闻通讯》第一期的报道内容则具体体现了刊物的编辑方针和意图。在“战地报告”专栏中刊发了《新四军的医疗机构:成就与需要》一文,该文由一位与新四军共同工作过的美国朋友介绍了新四军医疗工作情况及其需要。作者热情地颂扬了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抗日的革命精神和业绩,并呼吁尽快援助其医疗事业。第一期另一文章《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介绍了当时美国、英国、加拿大及香港有关的华人爱国团体、救济协会捐赠的药品物资克服困难运往西北、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情况。


宋庆龄在《新闻通讯》上发表多篇重要文章。

宋庆龄不仅直接关怀和指导着《新闻通讯》,而且不时亲自撰写重要文章和评论。虽然从数量上仅有8篇,但为刊物显示宗旨和基调的作用。

   宋庆龄的文章不仅纵观全局,充满信心地分析中国人民抗战的正义事业必胜,日本侵略者必败,而且从世界战略的眼光反复阐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她指出,“中国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战斗,并且也为了全人类而战斗。”“中国正在进行一个对于全世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斗争。”她进而指出,世界人民帮助中国,也就是帮助他们自己;中国人民不仅接受帮助,也帮助提供帮助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刊物所反复宣传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口号:“帮助中国人民,使他们能帮助他们自己——并帮助你们。”从而把一般的救济、援助工作提到国际主义的高度,成为共同维护人类进步与和平的伟大事业。

宋庆龄在刊物中坚持团结抗日的原则立场是十分鲜明的,而对破坏团结统一的言行则予以批评、谴责和揭露。她向全世界揭发了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使得那些在对敌作战中受伤的人们由于缺乏医药而死亡。对1941年初国民党为破坏抗日,消灭新四军,一手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件”,而又极力封锁舆论,宋庆龄也予以及时的无情揭露。1941年1月15日出版的《新闻通讯》第26期,发表长篇评论《统一战线仍然存在》,揭露了事实真相,批驳了国民党对新四军“抗命”的诬蔑,指出发动内战的企图只能使日本更进一步地侵入中国。文章还报道了周恩来就事件向蒋介石提出的12个条件,赞扬共产党为挽救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抗战所采取的克制态度。据宋庆龄回忆:“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是在保卫中国同盟的《新闻通讯》上第一次知道了1941年的‘皖南事件’,那正是日本对中国的威胁最严重的时刻,而国民党竟对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总部进行了罪恶的伏击破坏。”


第26期《新闻通讯》封面

    《新闻通讯》把报道重点放在解放区和解放区人民的斗争方面,但也报道了国民党控制区的工业合作协会的情况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在贵州、湖南、江西和河南前线的医疗工作等并为之呼吁援助。


1939年宋庆龄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香港讨论“工业合作社”运动。

这些内容最集中、最生动地反映在各期的“战地报告”栏目下的通讯。由于绝大多数的撰稿者是在战地工作或亲眼见到、熟悉情况的人,他们以第一手的具体材料写来的报告或报道,富有现场的感染力,构成了真实报道的特色。“战地报告”的作者多是国际友人,如诺尔曼·白求恩写他在国际和平医院治疗伤员的情况;路易·艾黎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基层单位寄来的稿件;伊文思·卡尔逊在视察了新四军后写出的报告;詹姆斯·贝特兰写的关于他自己如何运送医药物资从香港到延安的经历等等。美国爱德勒.罗易的《在西北战区的旅程》、约翰.福斯的《与中国的西北的八路在一起》.美国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的《新四》。德国医生鲁夫.贝克的《在河南前线》。



                                   1944年8月25日,为感谢马海德对国际和平医院所作的贡献,宋庆龄赠他照片,并在照片背面亲笔题字。

为了了解陕北军民抗战的情况及其需要的医疗药品、器材,宋庆龄在协助马海德与斯诺通过重重封锁进入陕北根据地后,特意委托马海德作为保卫中国同盟派驻延安的通讯员,经常提供报告,在《新闻通讯》上刊发,让国际了解陕北的真实情况。《新闻通讯》第七期(1939年8月1日)的“战地报告”上刊登外国朋友加尔布雷思小姐(原为长沙基督教青年会的秘书)代表红十字会视察前线后写的报告,她说“我对江西—湖南前线两个地方的旅行,获得了3个方面的主要印象:春天乡村的美景,农民充满信心和有目标的行动,伤员们勇敢、无抱怨地忍受痛苦和巨大的耐心。”一个美国牧师福斯特写的《同中国西北的八路军在一起》的文章最后说:“自从在山西日本战后那段经历后,每当我在报上看到日本人宣布完全占领那个省时我总会付之一笑。我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希望你们对中国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应该说《新闻通讯》上的“战地报告”具有很强感染力,正如爱泼斯坦回忆的:“它并不是用一般的言词来要求人们给予支持,而是用那些在战地做实际工作的人们写的报告,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到那些取得成功、存在的问题,那种有创造性的战胜危险和困难的情景都是他们自己经历的事。”因而得以引起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路易.艾黎写诗《过潼关》。新闻通讯内容丰实,体裁多样,版面活泼,雅俗共赏,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很受读者欢迎。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顾宋庆龄创办《新闻通讯》的历史,无疑将得到许多可贵的启示。《新闻通讯》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是十分丰富的。《新闻通讯》具体记录了当年保卫中国同盟的历史活动,为我们留下研究宋庆龄及其保盟的抗日救国业绩的珍贵史料。而且其真实报道的传统,及其他成功的国际传播经验,对我们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也很有借鉴价值,如明确的编辑宗旨和针对性,通过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广泛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正义事业的了解、同情与支持。在报道方式与文风上力求生动、形象,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善于组织外国朋友来撰写稿件也是《新闻通讯》办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这点对我们改进国际传播,增进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与友谊,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