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中心领导
中心领导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中心领导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故居新闻 > 新闻详情

充分体现时代性,2018宋庆龄故居花植集艺术节引发参观热潮

 今年国庆小长假,宋庆龄故居秉持弘扬宋庆龄精神、体现时代性的原则,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社会力量,成功举办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花植集艺术节,实现最高单日游客量突破7000人、花植集艺术节期间总参观人数近6万人的目标,创故居开放以来小长假参观游客历史新高。





红墙灰瓦、林木蓊郁的故居内花团锦簇,步道旁、走廊下、草坪上,甚至池塘里,都被各种花艺设计装点得生机盎然。每个展区旁均摆放着两块展牌,分别介绍该作品的设计师及其设计理念。花植集艺术节策展人阿桑专门创作《跨越》,赞美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美好与坚韧。绽放在沿路石板上的花朵,象征着她秉持正义与美好,为国为民不停战斗奋进的一生;也寓意了她直面挑战的精神将跨越125年传递给后人。走进故居,参观宋庆龄生平展和原状陈列的同时欣赏花植展,给大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本届花植集艺术节的创作主题为“27种幸福——跨越125年的爱”,邀请了来自不同生活领域的27位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27组作品,用花植设计表达他们眼中的幸福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崇敬。“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而植物带给人的美好与幸福感却深刻在我们的基因里。”花植设计师这样说。长廊中的作品是《幸福的荒原》。设计师芸芸在摆满植物的廊间悬挂了300多个风铃,每个风铃上坠一张提问书签:“你觉得幸福是?”“你遇到最幸福的事是?”游客兴致勃勃参与解答,在书签上写满了答案:“国泰民安”“和煦的风”“一路上一直有很好的陪伴”……秋风乍起,风铃叮当作响,那些承载着幸福答案的书签也随风舞动起来。





很多女孩喜欢园艺家朱微微的作品《微光》:一块块彩色塑料板拼接成一个“幸福磁场”,场地四周和中间装点花草,每一个彩片、每一朵花都代表一种幸福感受,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微光”。多肉植物达人二木的《精灵旅社》围绕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国槐打造,粗壮的树干上藤蔓交织,四周以木桩围出一方小小天地,里面是“兔先生的家”“刺猬旅馆”和“昆虫屋别墅”。而独立花园设计师睫毛的《一人室》,则在如茵的草坪上搭建了一个属于人的“家”:一间房、一张床、几件衣衫、数盆花草,营造出温馨的“家”的氛围……





27位花植设计师、艺术家、插画师等年轻时尚的策展人充分发挥创造性,不仅精心设计布展,而且积极组织网络和现场互动,以花植艺术为载体开展有关花植与生活美学对话。除了花艺展览,本届艺术节还推出了生活美学大咖公开课、沉浸式艺术表演、美物市集、音乐演出、美食沙龙等互动内容,在餐桌艺术展示、照片墙、快闪花店、迷你书店等,游客还可以买到心仪的花草、手作,趣味性和参与性更强。这些时尚的花植设计师们说,“花植集艺术节不仅是一个展览、节日,还是一种生活的种种美好。”





跨界设计师、艺术家推出的“生活美学大咖公开课”受到欢迎,他们从思维方式、经营理念、执行力、技能学习、审美提高、宣传营销等不同角度,分享其对花植艺术设计与生活、商业的看法和实践经验。植入空间创始人Rui现场教学“如何打造一个属于你的花房”;纸艺大师阿南采用传统染色结合的环保纸张,演示了“花植与纸张艺术的结合与应用”;知名插画师林田则在观众的见证下,用水彩绘制了一张精美卡片……来自各个领域的知名设计师与游客一起,共同营造了一场文旅融合的跨界艺术盛宴。

国庆期间,观展游客多为年轻情侣、闺蜜和亲子家庭。走到宋庆龄故居门口,远远便看见花植集艺术节的宣传海报。游客在此领取一张明信片,在每个花艺设计旁盖章,集满27枚印章,便可领取一盆多肉植物。从积水潭地铁站下车,经西海进入后海北沿,一路上常遇见手捧多肉植物的游客,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脸上都洋溢着喜色。








有的年轻女孩从网上看到花植集艺术节的消息专程赶来,她们熟练地穿梭在各个展区之间,在网上攻略的指引下畅游故居。她们兴奋地在景区长廊的盆栽植物间合影、互拍、自拍。这些植物虽然栽在盆里,却极富乡野气息,长着凌乱而充满艺术感的细长叶子,有的还抽着长长的穗,芦花一般随风摇曳,置身其间,仿佛来到渺远的荒原。









这座原清代王府花园中,古建园林传统文化与现代花植艺术的结合,引领行业趋势及生活风尚,体现新时代新气象。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新京报、中国旅游报、网易、腾讯、新浪微博、美图秀秀、时尚芭莎等媒体纷纷报道花植集艺术节盛况。截至发稿时,已有2000多万人阅读了新浪微博#花植集#话题,6119人参与线上讨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本文根据网络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