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雪英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成立于2012年的学习会是首次组团访华。以众议院议员橘庆一郎为团长 的访华团中有四方正治等11名富山县及该县所属的高冈市、射水市、小矢部市、南砥市议会议员,以及专门研究松村谦三先生思想与生平的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武田知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翟新、松村谦三的孙女滨本娜峰子。中方座谈嘉宾有原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孙平化的女儿孙晓燕、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等人。
座谈会的主题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形势下如何继承松村谦三的精神, 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访华团团长橘庆一郎在开场致词中说,我和各位来自富山县的年轻议员,沿着当年松村先生来华的足迹,来此探访松村谦三先生的精神遗产。他强调,松村谦三先生既是中日友好关系的掘井人,也是自己的同乡前辈,现在正值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之际,学习会成员非常珍视这次机会,愿意通过中国了解当年两国交往实情的当事人与他们的后人,进一步了解松村谦三先生与中国友好交往的心路历程。
刘德有以“松村谦三先生与中日关系”为题作了长篇发言。松村谦三曾五次访华,其中前三次与周恩来总理及当时中国各位领导人进行了会谈,都是刘德有担任翻译。刘德有先生介绍了当年他所见到的松村谦三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以及为什么今天要缅怀和继承松村谦三精神的意义。
参加座谈会的中日嘉宾
1962年第二次访华,与周总理再次举行会谈,为1963年达成半官半民的“LT(廖承志—高崎达之助)贸易”协议打下了基础。协议签订后LT贸易与原有的友好贸易并存,成为中日贸易马车的两个车轮,使中日关系更加平稳和快速地向前发展。刘德有先生回忆第二次会谈时谈到:“周总理说‘松村先生恰逢中秋佳节来到中国,中国有句古来的吉祥话叫做花好月圆人寿,我也想用这句话来欢迎松村先生一行人。月圆象征着团圆,亚洲人们必须团结起来,不仅如此亚非拉美人民都应团结如一家。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建立起友好关系,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松村先生也表明希望中日两国关系能如中秋的明月一样,永远圆满,光彩夺目。上次访华周总理曾说过即使两国的社会体制不同,也能够做到相互尊重,互不侵犯,促进相互理解,我完全同意这一点。’”
刘德有说,松村先生一生喜爱兰花,在东方人的眼里兰花是高洁质朴性格的象征,先生一生喜爱这样的兰花,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先生清廉的人格。他披露,1962年9月,在松村先生战后第二次访问中国的时候,与同样喜爱兰花的朱德委员长结为了“金兰之交”,传为佳话。
刘德有对往事的回忆,特别是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引起了日本客人和记者们的极大兴趣。
背景资料
去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今年是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刚刚不久,中日关系走出40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重新回到轨道。回首中日邦交正常化经历的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那些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挖井人”的不懈付出至今仍让人感动,那一代人的历史智慧仍然为今天的我们所景仰。出生于富山县的日本政治家松村谦三先生,就是促成战后中日关系由“以民促官”向“半官半民”发展的有功之臣,“半官半民”为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重要基础。